第四十一章 代价(三)-《昭帝本纪》
第(3/3)页
“你看上了扶桑哪个位置?”
元琦根据江家商队的描述,很快在舆图上圈出了一块地方。
“儿臣听东靖候说起,前往金州的商队,顺着洋流北上,再逐渐向东。若是能在这里做最后的补给,船队的损失也能减到最小。船队返程之时,携带大量金银,安全乃是重中之重。顺着洋流返程,要在吕宋修整。这两处若是在大周手中,无疑是最便利最安全的。”
“所以你早早就盯上了吕宋,现在又打扶桑的主意?”
“母皇圣明。”
景成帝轻笑一声:“什么圣明,朕老了,不如你们脑子转得快了。”
元琦忙道:“母皇只是体恤百姓,不愿起战事。现在扶桑求和于大周,正是兵不血刃的好时机。”
景成帝点头:“不错。扶桑王被架空,王权旁落,用一座港口,换取藤原氏的钱袋子,扶桑王会愿意的。”
“何况,”元琦补充道,“扶桑北部的诸侯石井氏,依附于另一个大家族松平氏,同样也是扶桑王的心腹大患。同时削弱两大家族,扶桑王恐怕求之不得。”
景成帝卷起舆图,示意青岚收好,又问道:“高丽欲立新王的事情,你怎么看?”
元琦知道这是通过了景成帝的考验,但依旧不敢放松:“儿臣认为,荣安舅舅的担心是有道理的。男子之身登临王位,的确难以服众,日后也会被认作狼子野心,污了大周的名声。可若是高丽先王的血脉,真心臣服于大周,便可堵天下悠悠众口了。儿臣听说,三表妹喜爱中原文化,不通政事,还是要荣安舅舅多多教导的。二弟妹长居高丽,和三表妹私交甚笃,大嫂也时常帮衬着,总不会出大差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