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初现(二)-《昭帝本纪》


    第(2/3)页

    “若是论见识广博,还是书忱。但书忱是文人,纵使会些武艺,也远不及宋慕白,她压不住随行的武将。若是宋慕白,便没有这样的顾虑。但她是四妹那边的……”

    元琮摇头:“利国利民的事,不拘她是哪边的人。”

    元琦自诩做不到元琮这样,像是生活在阴暗里的人,对于光的景仰和珍惜,元琦只能在心中叹息,将来我若是得了那个位置,一定护姐姐周全。

    有了元琮的支持,圣旨最终封了宋慕白为征东将军,率船队再次出海。

    第二次出海的时间定在景成二十八年夏天。这一年多的时间,大周需要训练一支能适应海上作战的水军,船队的人也需要受训,彼此磨合。

    曲亦瑶由户部商部司郎中,升为正三品户部侍郎,由元珩接任商部司郎中一职。曲亦瑶再次散尽家财,为船厂造船,训练军士。

    不多时,元珩受封郡王,赐号“饶”,越过了元琅,成为皇女中第三位郡王。

    元琦得知了消息,琢磨了一下,笑着对卫念秋道:“我怎么觉得,母皇这是故意在激怒四妹呢?”

    “也不算是故意吧,‘饶’这个封号,不是在昭告天下,七妹的郡王爵位是曲家用钱换来的吗?四妹要是不钻了牛角尖,自然就明白了。不过母皇这样打磨四妹,对殿下来说,并不是好事。”

    的确,景成帝用元珩作为磨刀石,刺激元瑾,更深的含义不就是看好元瑾作为继承人吗?

    元琦并不着急:“四妹的毛病,你知我知母皇也知,她要是轻易能改,母皇就不会弄出这一堆事情来了。就算她能醒悟,我和六妹也不是吃白饭的。”

    “殿下行事还是当谨慎些,惹了母皇不喜得不偿失。”

    如元琦所料,消息传到循郡王府,元瑾顿时脸色铁青。

    正君赵氏劝谏道:“殿下何必气恼,母皇赐下‘饶’之一字是何意,殿下想必是明白的,何苦为了一个上不得台面的封号生气?”

    “上不得台面的封号”何止元珩的“饶”字,自己的“循”字也是一样。在皇帝眼中自己与元珩竟是一般,这让元瑾如何能平心静气?

    连番劝说下,元瑾没见什么动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