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全面封锁见证者科技-《重生之点亮科技树》


    第(2/3)页

    他的回答简单有力,且目标明确。

    “好,你坐下,顾兆铭你的意见呢?”

    蔡太成不漏声色的点了点头,没有发表支持还是反对,转头又问向一个年龄较大,大概在60左右的学者。

    顾兆铭抬头瞄了主编一眼,可惜还是没有从他的脸上看出一丝倾向。所以,他还是选择追寻自己原本的想法。

    “我和子岩的看法完全相反。我认为应当就陈楚默用民营资本收购国有资产这种举动,提出质疑。

    如果人人效仿,这将对华夏的经济体制产生重大的变局,这种苗头,我认为,必须扼杀在摇篮中。”

    他的话刚说完,丘子岩就质疑道。

    “顾老的话我认为有点以点概面了,诚然,在一些关键的领域,让国营资本掌控产业链,长远来看,更好一些。

    但是这次华芯科技的案例是个例外。

    首先,大唐介入华芯不是一两年了,虽然名为最大股东,但是话语权本身就不大,对华芯无法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内部体制混乱,台府派,留学派,国营派各自为战。

    5年之内,换了三任董事长,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果再这样下去,那么势必只会被台机电越拉越远,这对于华芯科技本身的发展,和华夏芯片的总体布局,都是极为不利的。

    其次,陈楚默的无限制芯片科研投入,这也是大唐拿不出来的承诺。

    因此,这件事上,就事论事,见证者科技拿到华芯的控制权,不失为最好的结果。

    如果其他私营资本想要效仿,也能达到见证者科技的条件,那也无可厚非!”

    这话说的条理清晰,逻辑分明,让顾兆铭一时间想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只是哼了一声,表达了一下自己不满。

    蔡太成听后哈哈一笑,并没有意外。

    这两人正是编辑部新旧两派的代表,两人几乎每次开会都要拌一下嘴。

    针对这个现象,他作为主编也从来没有反对过。

    因为学术的争端,一定要采取宽大,包容的态度,如果听不见其他派别的想法,那反而是一种偏激。

    “好了,下面我宣布华宣部命令。

    丘子岩负责此次选文的编辑,要求从客观,实践的角度,旗帜鲜明的传达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优点。

    其他人草拟配套文章,三天之后,交由我负责审核发布。

    倪晓静负责对陈楚默的专访。”

    听完这个命令,众人都知道上级的意思了,挑选丘子岩编辑,意味不言而喻,本身就是对支持派的肯定。

    散场后。

    倪晓静用手指戳了戳旁边的丘子岩,问道:“丘大才子,能不能帮个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