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求情1-《汉兴》


    第(2/3)页

    外国和部落要想投靠帝国,成为外蕃,需要走礼部的门路,冯三虎只有战场上接受敌人投降的权利,却没有接受外蕃的本事。

    而分辨洞蛮是否附逆,以及附逆者罪行轻重,是帝国刑部的工作,在确认这一点并且对附逆者做出足够的惩处前,礼部也不会接受新的外蕃投靠……。

    这真是让蛮人们煌煌不可终日,大家都在拼命找生路,倒是很少有人去想该不该跟交趾人一条路走到黑。

    原因倒也简单:华军威势太大,所有人都认定交趾贼死定了。何况邕州之战期间发生的事证明了,就算投过去,交趾贼也不会把洞蛮当成自己人。

    这个时候,被帝国宣传司塑造为“天南一柱”的大英雄的苏缄,似乎就成了洞蛮求生的唯一突破口。

    因为苏缄在邕州为官数年,熟悉洞蛮事物,坚守邕州八十天,他也分得清到底谁附逆谁根本没参与这场入侵。

    而且,苏缄是抵抗交趾贼的英雄,他不会给贼人开脱,若是他表明那个洞蛮部族没有附逆,帝国肯定会接受他的说法。

    于是,各种送礼上门试图拉关系的洞蛮代表挤爆了苏府的大门,连门槛都踩断了。

    苏缄也不好不应付,因为洞蛮找到代表都是汉人——若是洞蛮亲自来,恐怕还没进城就会被华军全砍了。

    这些代表大部分是经常进山跟洞蛮交易的行商。

    所谓靠山吃山,靠着洞蛮自然就有人吃洞蛮家的饭,这些行商平时都是依靠把汉地的商品背到洞蛮所在的大山中换取山货,再到城里贩卖维生,跟洞蛮的关系比较融洽。

    实际上,就算那些附逆的洞蛮来杀掠的时候,都没把他们怎么样,现在自然轮到他们回报这份友谊了。

    苏缄是知州,其实却是是可以拒绝接见这些行商的,不过他深知帝国对汉人的重视不分职业,以前在大周为官时对商贾的轻视态度收敛了不少,因而只能耐着性子跟求上门来的行商们谈一谈。

    “是,本官知道你们思同州的洞主没有参与逆行,如果有机会,本官会替他们分辨几句的。”

    “滚!上思州有没有附逆你当本官不知道吗?莫要狡辩!否则本官命人叉你下去!”

    苏缄确实对蛮洞的事很清楚,谁曾经跟着交趾贼作乱,谁根本没参与,他一清二楚,后者他都答应在冯三虎面前说些好话。
    第(2/3)页